安次区葛渔城镇“蘑菇光伏大棚”并网:绿色创新助力乡村振兴,村集体年入60万

廊坊新闻网 阅读:10 2025-05-24 21:53:28 评论:0

在河北省安次区葛渔城镇,一个名为“蘑菇光伏大棚”的项目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村民的生活。这个创新项目不仅实现了棚顶发电,还实现了棚下种菇,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年收入,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生动案例。

“蘑菇光伏大棚”项目充分利用了农业大棚和光伏发电的优势,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结合。在棚顶,光伏电池板吸收阳光进行发电,将清洁能源输送到电网;而在棚下,村民们则种植着各种食用菌,如香菇、平菇等,实现了“上发电、下种菇”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。

据了解,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葛渔城镇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辉。张建辉说:“我们这里光照充足,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发电。同时,我们村的土地资源丰富,适合种植食用菌。于是,我们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,打造一个绿色、可持续的农业项目。”

“蘑菇光伏大棚”项目于2019年启动,经过一年的建设,于2020年正式并网发电。项目占地100亩,共安装了5000平方米的光伏电池板,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0万千瓦时。同时,大棚内还种植了10万袋香菇,年产香菇约20万斤。

“我们这里的食用菌品质非常好,销路也很广。通过光伏发电和种植食用菌,我们村集体年收入可达60万元,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,还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。”张建辉自豪地说。

“蘑菇光伏大棚”项目的成功实施,不仅为葛渔城镇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首先,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。其次,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,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,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。

“以前,我们这里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,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不高。现在,通过这个项目,我们不仅改善了环境,还提高了村民的收入。大家都非常高兴。”葛渔城镇村民李大姐说。

“蘑菇光伏大棚”项目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创新实践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葛渔城镇将继续加大投入,扩大项目规模,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。

总之,“蘑菇光伏大棚”项目是安次区葛渔城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成功尝试。它充分展示了绿色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,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相信这样的项目会越来越多,为我国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廊坊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