廊坊市多维锻造“志愿精兵” 为2025经洽会打造国际化服务标杆
廊坊市全力锻造“志愿精兵” 为2025经洽会注入温暖底色
随着2025年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(以下简称“廊坊经洽会”)的日益临近,这座“商贸物流之都”正以冲刺姿态推进各项筹备工作。其中,志愿者培训作为服务保障的核心环节,已成为廊坊市塑造城市形象、传递专业温度的重要抓手。连日来,一支以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为精神内核的高素质志愿者团队正在加速成型,他们将作为“城市名片”,为6月16日至20日举办的盛会提供全维度支持。
多维培训体系:从“技能筑基”到“实战淬炼”
为应对国际化展会的高标准需求,廊坊市创新构建了“理论+场景+心理”的三维培训模型。在基础技能层面,志愿者需系统掌握礼仪规范、多语种沟通(涵盖英语、日语等商贸常用语种)、应急救护等“硬核能力”,并通过模拟外商接待、突 *** 况处置等场景化演练,将知识转化为“肌肉记忆”。一名参与培训的志愿者形容:“就像参加一场‘服务奥运会’,每个动作都要精确到厘米,每句应答都需兼顾专业与温度。”
心理建设同样被列为重点课程。针对大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压力场景,培训引入心理专家团队,通过角色扮演、团队协作游戏等方式,强化志愿者的抗压能力与同理心。这种“刚柔并济”的设计,旨在让志愿者既能像“精密齿轮”般高效运转,又能如“春风化雨”般传递人文关怀。
政企协同赋能:资源整合打造“服务标杆”
此次培训的另一个亮点是政企资源的深度联动。廊坊市商务局作为牵头单位,联合高校、专业会展公司及物流企业(如参与座谈会的商贸物流供应商),共同制定培训大纲。企业代表分享实际案例,将“现代商贸物流”“跨境供应链”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志愿者易懂的“白话版”知识库。例如,用“快递全球版图”比喻国际物流 *** ,用“智能仓储大脑”解读自动化分拣系统,帮助志愿者在服务参展商时精准传递信息。
此外,培训还引入竞争性磋商机制中的项目管理思维(参考项目编号HBKH2025-28号),将志愿者分组进行任务竞标,模拟真实活动中的资源调配场景。这种“以赛代练”模式,既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,也为后续实际服务积累了预案库。
城市共治视角:志愿者成为“人城产”融合纽带
从更高维度看,志愿者培训被纳入廊坊市“人、城、产”协同发展的整体布局中。志愿者不仅是服务提供者,更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与产业升级的观察者。培训特别增设“廊坊产业图谱”模块,通过VR技术展示本地商贸物流产业集群,让志愿者在讲解时能如“导游”般生动描绘城市发展蓝图。一位组织者表示:“当志愿者能用‘一杯咖啡的时间’说清廊坊的区位优势,参展商的投资兴趣自然会被点燃。”
倒计时冲刺:挂图作战确保“零瑕疵”服务
当前,筹备工作已进入“挂图作战”阶段。志愿者团队按日分解任务,通过“服务能力雷达图”动态追踪个人成长,薄弱环节实施“靶向补强”。例如,针对部分志愿者对国际礼仪细节的掌握偏差,培训组迅速增设“跨文化禁忌工作坊”,用“洋葱模型”图解不同文化层的交往规则。这种敏捷响应机制,确保了团队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。
随着经洽会开幕日的临近,廊坊的街头已能感受到浓厚的“志愿氛围”。公交站台的电子屏滚动播放服务守则,社区中心开展“我是廊坊代言人”情景模拟活动……这场全民参与的“服务预演”,正让志愿精神从培训课堂渗透至城市肌理。
结语:以志愿微光,照亮经贸星河
2025年廊坊经洽会的志愿者培训,既是一次服务能力的集中锻造,也是一场城市软实力的盛大展示。当数千名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,以专业姿态迎接全球宾客时,他们将成为廊坊“链接世界”愿景的更佳注解。正如一位培训导师所言:“我们不是在培养临时帮手,而是在孵化未来城市治理的种子力量。”这场关于奉献与成长的“成人礼”,终将在6月的聚光灯下,绽放出超越预期的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