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安洼地“稻渔共生”示范区建成,亩均综合收益突破万元,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
廊坊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8-25 14:53:33 评论:0
文安洼地“稻渔共生”示范区建成,亩均综合收益突破万元,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
近年来,我国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,其中“稻渔共生”作为一种绿色、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,在多个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。近日,位于河北省文安县的“稻渔共生”示范区正式建成,亩均综合收益突破万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文安洼地地处河北省中部,地势低洼,水资源丰富。过去,这里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,但效益并不理想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文安县积极探索农业新模式,将稻渔共生理念引入当地农业生产。

“稻渔共生”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。在这一模式下,水稻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,鱼类排泄物为水稻提供肥料,两者相互促进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同时,稻渔共生还具有抗风险能力强、生态环境友好等特点,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。

文安县“稻渔共生”示范区占地1000亩,总投资5000万元。示范区采用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,实现了水稻、鱼类、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的共生共荣。示范区建成后,亩均综合收益达到万元以上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在示范区,记者看到,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相互依存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。水稻田里,稻苗青翠欲滴,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。示范区负责人介绍,这里的鱼类以草鱼、鲫鱼为主,每年可产鱼1000余吨,同时,水稻产量也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了20%以上。

除了经济效益,稻渔共生模式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首先,稻渔共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肥力,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,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。其次,示范区通过示范推广,带动周边农民转变观念,学习先进技术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

据了解,文安县“稻渔共生”示范区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。下一步,文安县将继续扩大示范区规模,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“稻渔共生”项目,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助力乡村振兴。

“稻渔共生”示范区的成功建设,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种绿色、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,为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、农村繁荣作出更大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廊坊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