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光伏+中草药”扶贫基地并网,板下种植黄芩亩产增收3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,各地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,创新扶贫模式。在众多扶贫项目中,“光伏+中草药”扶贫基地的并网运行,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亮点。该基地在光伏发电的同时,板下种植黄芩,亩产增收3000元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“光伏+中草药”扶贫基地位于我国某贫困山区,占地面积1000亩。基地采用光伏发电与中草药种植相结合的模式,实现了绿色能源与农业产业的完美融合。在光伏发电板下,农民们种植了黄芩、丹参等中草药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提高亩产,增加农民收入。
据了解,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等功效。在基地的精心管理下,黄芩亩产可达500公斤,每亩产值可达3000元。这一收益对于当地农民来说,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。在基地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种植黄芩,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。
“光伏+中草药”扶贫基地的并网运行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。光伏发电板下种植的中草药,既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又保护了生态环境。基地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提高中草药的品质,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
在扶贫过程中,基地还注重培养农民的种植技术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、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,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。此外,基地还与当地企业合作,实现了中草药的订单式种植,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。
“光伏+中草药”扶贫基地的成功经验,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,各地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扶贫模式,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
总之,“光伏+中草药”扶贫基地的并网运行,板下种植黄芩亩产增收3000元,为我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们相信,越来越多的扶贫基地将发挥积极作用,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。